氧气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工业制氧和实验室制氧两种途径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工业制氧
- 分离液态空气法(低温蒸馏法)
- 原理: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(氧气:-183°C,氮气:-196°C)。
- 步骤:
- 将空气压缩、冷却至液态;
- 缓慢升温,氮气先蒸发,剩余液态氧通过分馏收集。
- 特点:大规模生产,纯度高(99%以上),用于医疗、工业等领域。
二、实验室制氧
分解过氧化氢(双氧水)
- 反应式:2H₂O₂ → 2H₂O + O₂↑(需二氧化锰 MnO₂ 催化)
- 步骤:
- 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;
- 缓慢倒入 6%~10% 的过氧化氢溶液;
-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。
- 优点:常温反应,操作简单,适合实验室小规模制备。
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
- 高锰酸钾法:
- 反应式:2KMnO₄ → K₂MnO₄ + MnO₂ + O₂↑(加热至 240°C)
- 需在试管口塞棉花,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。
- 氯酸钾法:
- 反应式:2KClO₃ → 2KCl + 3O₂↑(需二氧化锰催化,加热至 400°C)
- 注意:氯酸钾为强氧化剂,避免与有机物接触,防止爆炸。
- 高锰酸钾法:
三、其他方法
电解水
- 反应式:2H₂O → 2H₂↑ + O₂↑(需直流电)
- 步骤:
- 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;
- 通电后,阴极产生氢气,阳极产生氧气(体积比 2:1)。
- 注意:氢气易燃,需远离明火。
氧烛法(应急供氧)
- 通过点燃含氯酸钠(NaClO₃)的氧烛,高温分解释放氧气,用于潜艇、矿井等密闭空间。
注意事项
- 安全第一:
- 氧气助燃,远离火源;
- 使用强氧化剂(如氯酸钾)时避免摩擦或高温;
- 电解水需防氢气爆炸。
- 纯度控制:实验室制氧可能含少量水蒸气,需干燥处理。
- 专业指导:家庭自制氧气风险较高,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。
根据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,工业制氧适合大规模应用,实验室法则更适用于小规模实验或教学演示。